福岡市以那珂川為界,自古以來分別由福岡藩黑田氏的武家町「福岡」以及作為國際貿易港的商人町「博多」而繁榮;最終在明治初年整合為福岡(最初稱為福博)。如今,博多地區已成為匯集大型企業分部的商業區。關於博多名稱的由來,有「土地廣闊、人多物產豐富」說、以及日文發音「羽形(大鳥展翅的地形)」、「泊潟(外洋船停泊的潟湖)」等多種說法。博多地區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老字號餐廳、和洋菓子店及食品店。
白色情人節跟雞蛋素麵有什麼關係?
石村萬盛堂於1905年由石村善太郎先生創立,製作並銷售多種點心,包括博多名菓「鶴乃子」;本店在博多車站附近,在福岡縣內也有多家分店。
由於採訪當時本店正在改裝,所以去了位於博多車站裡MING的分店。
店裡陳列了大量的鶴乃子,不愧是人氣最高的名物啊⋯⋯不過今天我選購了另外兩款點心。
第一款是棉花糖。為什麼和菓子店會製作棉花糖呢?我想這是大家跟我一樣都有的疑問吧。
根據記載,在1978年,石村萬盛堂推出了一個極富創意的行銷活動:在西洋情人節過後一個月的3月14日,創立了一個「棉花糖日」用來回禮;而最終這個概念演變成了現在的白色情人節。(關於這點眾說紛紜就是了哈哈。)
這次我買的是裡面包了巧克力的棉花糖,有一種懷舊的味道捏~
另一個我買的是號稱日本三大銘菓之一的雞蛋素麵。值得一提的是,對於日本三大名菓的定義有兩種常見說法:
1. 金澤森八的長生殿、新潟越乃雪本鋪大和屋的越乃雪,以及雞蛋素麵(多數情況下指福岡松屋利右衛門的雞蛋素麵);
2. 金澤森八的長生殿、新潟越乃雪本鋪大和屋的越乃雪,以及松江風流堂的山川。
石村萬盛堂的雞蛋素麵包裝上解釋了日本三大銘菓的由來。
它是一種源自葡萄牙的點心,用蛋黃倒入沸騰的糖蜜中製作而成,形狀像素麵,因此得名「雞蛋素麵」。據說鶴乃子也是利用製作雞蛋素麵時沒用到的蛋白所開發出來的。
雞蛋素麵的形狀看起來就跟麵條差不多,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食用,我直接像吃麵一樣夾起來吃(笑)。味道非常甜,口感很像比較乾且顆粒感明顯的蜂蜜蛋糕。在過去甜食不普遍的時代,人們應該會被這種風味深深震撼。雞蛋素麵與蜂蜜蛋糕一樣,都被歸為“南蠻菓子”(受南歐影響的點心)之一。
石村萬盛堂除了因為上述兩款銘菓以及鶴乃子聞名之外,同時也是鹽豆大福的元祖,真的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店鋪。下次造訪時,我要嚐嚐鶴乃子和元祖鹽豆大福!